给手机电池找个好的归宿,既能避免污染环境,还能节约资源,因为1吨废电池可提炼出200克黄金,而普通含金矿石(砂)每吨只能提取2克,废旧电池还能提取出钴、铜、镍、轻稀土等材料。尽管如此,中国对于废旧手机电池的回收还处于不完善状态。废旧手机电池是一座金矿,我们不应该随意丢弃,应加以利用,回收以保护生态环境。
动力锂电池再利用商业模式 动力锂电池再利用终端主要瞄准家庭储能、店铺、新能源分布式发电、防灾据点以及通讯基站应用等领域。储能领域应用对能量密度的要求不高,但是对循环寿命和价格要求相对较为苛刻,考虑电池回收、转换及运输等多重成本,车用废旧电池实际的回收价值将不到新电池成本的10%,在价格上可以满足储能的要求,但是循环寿命的验证还需要在电池设计时予以考虑,保证在储能利用环节的寿命要求。
动力电池再利用业务的风险所在 动力电池再利用和回收都是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考虑较少的环节,而渐行渐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带来的巨量动力锂电池处理已经成为急迫解决的问题。据赛迪经智研究结果,预计2015年,动力锂电池累计报废量约在2-4万吨左右,到2020年前后,我国新能源汽车动力锂电池累计报废量将达到12-17万吨的规模。如此巨大的电池回收量需要提前进行动力锂电池再利用业务的研究和商业模式的摸索。
废弃电池有多“毒”:
从功能机的兴起到智能手机的霸占,手机成为了我们每天使用时间多,次数频繁的电子产品,其内置的锂电池更是成为了我们循环使用较多的电池产品之一。
废弃手机电池的危害也比现在的干电池高很多,手机中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含有诸如、汞、锑、镍、锡、锂、钴、等一些有毒的金属元素。
这些重金属有很多在自然界中是无法被降解的,对水、土壤的危害尤其严重,再通过农作物进入人体,损伤人的。
国家政策支持动力锂电池在利用的产业化探索。2012年7月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提出"制定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建立动力电池梯级利用和回收管理体系,明确各相关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引导动力电池生产企业加强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利用,鼓励发展化的电池回收利用企业。"国家从规划层面给动力电池再利用提供了方向。